查看原文
其他

一个跨性别女孩和我聊了“女权”

北同文化 2020-10-17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唐人街刘下泥人张 Author SEI




看到Elise求助信息时,已经凌晨1点了。

 

微信界面上是断断续续的倾诉,我在床上翻来覆去,难以入眠。

 

几天前,她参加了一个宣称“性别友好”的“女权主义"活动,现场有女生表示,赞同JK罗琳近期反对跨性别者使用女厕的观点。

 

“作为支持女权的人,难道你赞同和带男性器官的人共用厕所吗?”

 

第一次被问这个问题,我心猛地“咯噔”了一下。

 

“我自己即使在性别过渡之后(身形或外貌变得符合自己对认同性别的要求),也不敢使用女性设施的。”

“可我好害怕······”

 

Elise尝试为自己辩护,悲伤和痛苦却止不住得涌出。我仿佛目睹她缩在床脚颤抖的窘迫,纵使有千言万语,仍无力打出一字。




 
Feminism(女权主义)。
 
这个词对曾经的我来说,太过于神圣了。
 
MeToo、大女主、弗吉尼亚伍尔芙······我曾乐此不疲地思考女性要争取的权利,却没有一次想到,对于有的人来说,“做一个女人”本身就已经是最残酷的挑战。
 
也正因作为一个顺性别女性,在摸索的道路上,我曾无数次忽略了“女权主义”中那些看不见的围墙。
 

 


  PART 1  
“Gender”
 
与大大咧咧的我不同,Elise的温柔仿佛与生俱来。
 
我们相识于一次线上论坛,刚开始大家都不好意思说话,唯有她率先与相识的志愿者活跃气氛。
 
因为手机界面是竖屏显示,Elise圆圆的脸庞和扑闪扑闪的笑眼马上占据了半块屏幕。我看着她怀里紧抱的小熊公仔,意识到这应该是一个美得很特别的人。
 
“Elise是比较害羞的女生,最喜欢温柔的姐妹。”
也许是我表现得比较友好,活动结束后,Elise主动找我聊天。
 
Elise不是我遇到的第一位跨性别。6月中旬的上海骄傲节,我曾在多元职场招聘的活动现场,见到了“跨儿心理”公益团队的代表人。
 
那是一位穿着古典旗袍的女士,深褐的长卷发自然披散,旗袍绣有玫瑰与藤蔓的图案。她拿着话筒讲述中国跨性别青少年的现状,面带微笑语气从容,有时还会俏皮地调侃自己尚未剃干净的胡渣。
 
当时我也是台下的一员,激动地为她的自信海豹式鼓掌。在我心里,每一个坚持做自己的人都有一种不畏世俗的超脱,直到我遇见Elise,才发现她的目光并没有我想象中的炯炯有神。
 
 
“如果对面直接说我是‘男生’,我可能都不敢为自己站出来。”
 
从Elise口中,我第一次知道了TERF(trans-exclusionary radical feminist,即排斥跨性別的激进女性主义者)这个词。
 
有很多激进女性主义者完全不承认跨性别女性的身份。在她们眼中,心理认同是一种“自我慰藉”,只有生理构造能决定一个人的最终性别。于是,Trans women(跨性别女性) 被想象为侵犯女性空间的邪恶男性,而Trans men (跨性别男性)则是被父权误导,想要男性特权的女性。
 
“这不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权力压制吗?”为了先安抚受抑郁折磨的Elise,我只能先放置心里的难以置信和愤怒。
 
夜半时分,那种“震碎三观”的冲击感还是令人精神亢奋。我突然跳下床,到书桌前拿出纸笔,急迫地想要写下点什么,却又忽然没了思绪。
 
“原来不是所有女孩都能成为金星。”
 
最后到天亮,我也才在日记本上写下了一句话。
 

 
 PART 2 
“Orientation ”
 
Elise被排斥的经历,使我不由想起不久前狂刷的美剧《美国夫人》。
 
剧情以上世纪70年代第二波女权运动为背景,围绕美国《平等权利修正案》(ERA)展开叙事*,揭幕了平权浪潮下女性的百态。
 
在第7集的末尾,作为主要人物的Bella,也是当时全国妇女政治小组的代表人,决定搁置ERA中关于同性恋者权益的提案。
 
一场激烈的争执在她和挚友Lily之间爆发。Bella希望在政治斗争中获得反同性恋的公民的选票,克服党派对女权运动的压制;而Lily从政只渴求能在街道上牵住爱人Jane的手,为被污名化的少数群体争取自由。 
 

女权运动与Les(女同性恋者)运动的关系一直很复杂。一部分女权主义者为对抗社会中“女权主义者都是同性恋”的论述,选择刻意疏远女同性恋群体;而一些女同性恋者对于男性气质的追求,又使得部分女权主义者指责同性恋文化强调本质主义与二元对立*。
 
“我以为你也会为了我全力争取!”争吵到最后,Lily哽咽得甩门出走,Bella则瘫坐在椅子上,像一个泄气的气球。
 
反复回看那一幕,我才更切实地意识到:尽管我们时常认为女权主义者都在为共同目标奋斗,但历史事实提醒我们,这个“共同体”存在幻想的成分。
 

 
 PART 3 
“Selection”
 
不只是性别与性取向,就如Elise提醒我的,女权主义者们的诉求自始至终存在诸多差异。
 
精英律师提倡家庭解构;家庭主妇强调亲情幸福;部分女性伸张反对性别歧视与去二元化;可直到21世纪的今天,大多数跨性别者仍置于不被认可的尴尬境界······
 
复杂的社会格局下,每个人都需要维护自己的权利。这些渴望携带着利益互相撕扯,一不小心,就会有新的“特权”上升。
 
这让我突然回想自己的高中。因为个人的选择,我时常在班里大肆宣扬女生必要去一线城市见世面的观念,却忘记了不同人有不同的处境,有不同的考虑和家庭背景。
 
“优势”、“特权”的诱惑如此强烈,让人误以为是一种权利和力量。
 
以至于我现在实在想不起,到底有几次因为过于强调自我,而伤害到了他人选择的人生。
 

 
 PART 4 
“Power”
 
写到这里,这篇文章其实没有任何贬损的用意。
 
只是在朋友遭受到歧视后,我才发现自己一直处于温室中。室外充满了根深蒂固的偏见,社会上到处都是潜移默化的危险。
 
复盘“女权”运动的矛盾,我第一次看到社会运动在历史进程中的不易,可纵观上下,以上我写到的案例,其实都不是真正的女权主义。
 
真正的女性主义关乎于平权,而在所有的平权运动中,Privilege和Power这两个词都应该被明显区分。前者是自我欲望的充填,而后者是因为平等和关怀聚集的力量。
 
而作为一个普通人,也许只有学会先克服“过于自我”和“特权”的诱惑,才能对不同的生命给予包容。
 
待我思索好问题的答案,时间已过去快一周。
 
再度问候Elise时,她已展开散心的旅行,而我坐在在台灯下,细碎地敲打出这些不太“受社会认可”的故事。
 
未来的人生中,她可能还会被抑郁折磨,而我,亦或说是我们,依旧会遭受误解。
 
因此书写的目的不再为寻求理解,毕竟在女性被外界规训的常态下,“叛逆”至少先要独自生长。
 

 



主要参考资料
[1] 德博拉·G,费尔德.《女人的一个世纪 — 从选举权到避孕药》[M]. 2006. 新星出版社
https://movie.douban.com/review/12567875/(相关豆瓣链接)
[2]Englishtenning,《美国夫人》:从傲慢的自由派精英,到保守右翼的吊诡话术.2020
https://movie.douban.com/review/12517059/
[3]TeensofDenial,《美国夫人》刻画了一个不同的女权主义者:反女权的那种类型 + ERA历史背景简介.2020
https://movie.douban.com/review/12508163/
[4]我要WhatYouNeed.《身为女生,你同意和有男性器官的人共同如厕吗?》.2020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O_qLu3zXU2xxBciQxJ_pUA
[5]王业昭. 20世纪70-80年代美国妇女的反女权运动 — 基于社会性别视角[J]. 2015. 《社会科学家》
 
*ERA(Equal Rights Amendment):美国宪法《平等权利修正案》。旨在保障所有美国公民享有平等的合法权利,试图解决男女两性在离婚、财产、就业和其他事项方面的法律区别。
 
*本质主义(Essentialism):作为与社会建构主义相对应的理论,强调性欲及其性别是先天的生理和心理条件造成的,一种不以社会条件和历史环境所改变的人性本质之一,同性恋是具有某种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客观族群,而非社会所谴责的道德堕落者。

Figures & Music-source 配图/音乐来源
Movie - 《丹麦女孩》
Opera -  《美国夫人》
Kesha -《Praying》
 

作者:包装纸大师
排版:Nebulae



  近期活动
HR驾到!独家分享:飘满彩虹旗的企业,招聘者都想要什么?
假如时光可触摸|拉拉扯扯线下旅行故事分享沙龙
“我当着200多人的面出柜了”:如何在职场出柜

  推荐阅读
艾滋常识懂得不少,为何坚决不戴套?
9.26彩虹系列讲座回顾:我们离“不被扭转”还有多远
“老子天生混圈”——谈中国男同性恋幼稚病



点击“在看”和将我们“设为星标
让我们的骄傲被看见
⇣ 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